金色的银杏,摇曳在青春的枝头;
十月的暖阳,照耀着年轻的脸庞。
怡人的桂香,和着歌舞在空中飞扬;
何处袅袅余音,散入秋风满三中?
“优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习近平
“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0月30日, “2018年江西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江西国家级‘非遗’文化歌舞专场”活动在兴国三中隆重举行,该活动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兴国三中承办,南昌职业学院艺术团参演。“永新盾牌舞”“江西傩舞”“赣南采茶歌舞”三项国家“非遗”项目,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美好而震撼的艺术盛宴。
兴国三中赵万胜校长主持活动
兴国县教育局王守叶副局长致词
南昌职业学院涂庆华副院长讲话
话不多说,赶紧跟随小编一起去领略“非遗”歌舞的无限魅力吧!
第一篇章 永新盾牌舞·威武雄壮
何为“永新盾牌舞”?先来了解一下吧!
永新盾牌舞,是江西省永新县传统的民俗舞蹈,又称男子群舞藤牌舞、滚挡牌,是一种集武术、杂耍、舞蹈及战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2006年,永新盾牌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招一式尽显盾牌舞特色。
阵式布局巧妙严谨,造型威武雄壮。
不断响起铿锵作响的短刀响环声和演员们“嗬嗬”的呼喊声,营造出紧张激烈而热闹的气氛,再现两军拼杀的战头场景。
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在这里得以体现。
那一刻,我们感动着……
第二篇章 江西傩舞·古老神秘
“傩舞”是什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傩”也称为大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2006年,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神人,合二为一。
“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乡· 傩》让我们体验到“初心在根,根肥苗壮”的状态。
戴上傩面,跳起祈祷人生的祭舞,从此便无法选择,这就是《傩·祭》的代价……
时尚元素的融入,让整个表演既充满古典韵味,又弥漫着现代气息。
丰富多彩,古老积淀,不愧“活化石”之称!
精彩的表演,兄弟学校的师生们也来了……
第三篇章 赣南采茶戏·馥郁芬芳
“赣南采茶戏”,对土生土长的赣南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了。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南土生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
采茶戏“三绝”: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 。
踩着矮子步,一手甩袖,一手舞扇,天下戏曲独一无二。
融入采茶元素的舞蹈《映山红》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红色歌剧表演党的女儿片段——《天边有颗闪亮的心》。不朽的精神与满山的杜鹃花交相辉映,永远盛开在人们的心中。
器乐、民族声乐和流行演唱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把这首耳熟能详的赣南民间小调——《斑鸠调》演绎得淋漓尽致。
喜闻乐见,流传甚广的《对花》 ,散发出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台上太精彩,台下的我们也学习模仿起来……经典已悄悄植根于我们的心中。
怎么样?看到这,是否还意犹未尽呢?不着急!还有库存!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现场的盛况吧!
异彩纷呈,视听盛宴。
多才多艺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辛苦啦!
扣人心弦,目不转睛。
合个影吧,留下我们永恒的记忆
美妙的歌舞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狂欢。
视觉与听觉的联动、心与心的交流、跨越时空的共鸣……
在场的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心随声动。
一场无与伦比的展演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一时的欢愉。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相信在高雅艺术活动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会有更多的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图片:钟贤芬 陈诺
文字:陈诺
制作:陈文锋
责编:刘荣石
主编:邱群华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严禁转载、改编、改写。
授权联系邮箱:xgno3zx@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
程序设计制作:兴国县第三中学电教中心 网站维护:电教中心 版权所有: 兴国县第三中学校园网 2011-2020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大道513号 邮编:342400 电话:07975310617 邮箱: xgno3zx@163.com
兴国县第三中学校园网系统 制作:电教中心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赣ICP备09013422号